|
|
前言
旅游一直是大家作為假期娛樂放松的方法之一,出國旅游也一直是大多數“小資家庭”的首選。
最近日本公布了消息:今年外國游客數據再創新高,而我國今年前11個月的外國游客數據讓人意外。
那么中國今年前11個月的外國旅客接待量又是多少呢?
日本今年12月18日,發布一組旅游數據,2024年前11個月接待外國游客累計超過3300萬人次。
甚至超過了日本在疫情前2019年創下的3188萬的最高紀錄,達到歷史新高。
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,同樣作為我們的鄰國,也是絕大多數國人最想“無簽證旅游”的國家,此“無簽證旅游”懂的都懂。
因此日本的一些動向一直“牽動”中國老爺們的心,因此這次日本旅游數據的公布也讓國人起了“探究一下”心思。
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,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其“大哥”的幫助下一直發展迅速。
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響、國土資源的限制,其發展寬度深受影響,不得不另辟新徑,發展旅游業來增加經濟收入。
日本環球電影城
因此旅游業的發展壯大也備受日本的關注,甚至一度到了國策的重要程度。
根據世界旅游理事會(WTTC)的預計,今年日本旅游業對經濟的貢獻將達44.6萬億日元,占比日本總GDP的7.5%。
在有些小國家還在努力耕種,擴大產量,提高國民生產力時,日本第三產業中的旅游就貢獻了全國GDP的百分之七點多。
世界旅游理事會
甚至比疫情前19年的最高記錄還要提高了五點多個百分點,這就是為什么日本重視旅游的原因,同樣也展示了旅游業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性。
有人會說吹捧日本有“毛用”?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盛,只有了解的對手才能超越他,打敗他。
話又說回來,這個數據的真是實性又是什么呢?背后又有什么呢?
日本富士山
但是起碼表面上日本旅業的復蘇受多方面的推動。
在國際上,由于國際經濟的浮動導致日元貶值,所以一些歐美游客趁著歐元、美元購買力提升的這股東風去日本享受生活,放松自己。
在日本國內,由于疫情的影響,日本經濟尤其在旅游上倍受打擊,為了恢復旅游發展,日本政府格外重視,甚至提出“觀光立國”計劃來推動國內旅游的發展。
日本夜景
在入境政策上也進一步放寬,加大旅游業發展推動力。
在地方上,日本以景點特色,以及日本動漫、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,來進一步拉動旅游發展。
既然日本現在的旅游“復蘇”這么成功,那之前的旅游業是什么狀態呢?和現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呢?
日本旅游業的發展
因為有自然資源的限制,所以日本自早先開始就開始對旅游業的開發布局,希望以旅游業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,來輔助國家戰后恢復。
這一布局包括景點的打造,世界范圍內的推廣以及日本動漫等文化的侵襲等。
這一系列舉措也成功的讓日本一些景點在國際上慢慢出名,比如“馬踏東···”,額不對,比如東京、富士山、淺草寺等景點。
在日本的外國旅客
直到2019年,日本旅游業達到一個歷史高峰:全年接待外籍旅客近3200萬人,而這其中,中國籍(包括港、澳、臺地區)旅客占其中約50%的份額。
中國游客也因為人數眾多,購買力強而備受日本重視,也將中國旅游市場看做重要的發展市場之一。
而中國游客的增加也多是因為日元的貶值,人民幣購買力大大提升,國人來掃貨的,所以與其說是旅游業的爆發不如說是經濟的下滑,導致市場的不穩定。
用漂亮的數字對經濟進行美化,以平息國內對整體經濟下滑而引起的輿論和猜測,對與日元貶值帶來的通貨膨脹、資金外流、企業撤資、債務加重他是只字不提。
爬長城的外國游客
所以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,要透過問題看本質,同時不能以單個行業看高低,要全面的去考慮。
從廣泛資源來看,我們國家在發展初期完全不用擔心資源的問題,所以發展科技壯大自我才是根本。
更何況我們的旅游也就真的不如別人嗎?
隨著我國的漸漸強大,國人也在逐步覺醒,用現在的網絡語就是;“垂死病中驚坐起,列強竟是我自己。”
早期的慕強心理已慢慢逝去,加上現代媒體的方便性,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先輩們的經歷,也明白他國的野心。
既然日本外籍旅客迎來了“大爆發”,那中國呢?
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,今年1至11月,全國入境外籍人約2921.8萬人次,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23.3%。
很多人看完數據就會說:“還是不如別人啊”。
說這句話說明前面沒看懂。
首先我們自己要明白,強大不是拿數據粉飾的,而是實際力量的體現。
旅游業的發展,說白了就是為經濟發展添磚加瓦的,并不能代表一切,更何況是粉飾太平的數據呢?
在別的國家不得不開發旅游繼續拔高經濟,或者代替其他產業是。
我們國家擁有廣闊的土地、礦物等自然資源,全面的提升自我才是根本。
況且早先年我們的生活水平以及軍事力量都還非常有限,旅游開發什么的只能往后放。
只有國家有力量,人民才有自信,才能真正的以平和、平等的心態和國際接軌。
而事實證明,我們國家的路是對的。
隨著國家的強大,對旅游業的開發也慢慢重視起來,全國知名景點也像雨后春筍一樣紛紛出現。
外籍游客也紛紛增多,但是從發展到強大也需要一個過程。
這個過程肯定是逐步的,不然一下全部打開,誰又能知道到底多少人是真心旅游的呢?又有多少人是抱有其他目的呢?
我們經常會說:“我又不是人民幣,怎么可能讓所有人喜歡”,一樣的道理放到國際上也適用。
但是來中國之后的就推翻了自己之前所有的想法,“巴基斯坦小伙來中國看舅舅”的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,舅舅說“這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”。
美國小伙來中國“窮游”,從才是看到中國警
察緊張無措,到熱情打招呼和相處就足以證明了一切。
曾經還有人覺得“中國大陸茶葉蛋都是稀缺資源,好多家庭都吃不起”,“山西的人以燒火取暖做飯,燒不起媒”,等等一些啼笑皆非的事。
真的是國外的普通人就這么無知嗎?
當然不是,只是有些政府故意抹黑我們而已,他們比我們更害怕,害怕他們的國人知道中國的強大。
這就是中國旅游業的在快速發展的同時,為什么又不如別人。
那我國現在在旅游上又有那些舉措改變現狀呢?
在長城拍照的外國人
中國旅游的改變
別人成長的同時,我們也沒有停下腳步,隨著我國旅游的漸漸壯大起來,旅游業也慢慢成為支柱產業之一。
外籍來華人員也成突破性增長,這都到得利于政策的進一步改變。
因為疫情的影響,對全球旅游業的打擊都是致命的,中國也不例外,所以在疫情結束之后,國家和地方都紛紛出臺相關政策,鼓勵旅游發展。
國家方面,已經和150多個國家締結了互免簽證協定,和44個國家達成簡化簽證協定。
自從開放72/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后,效果顯著。
一些對東方文化向往的外國人,紛紛加入了來中國旅游的大軍,單今年第一個季度入境中國的外籍人員就是去年同期的三倍。
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和俄羅斯免簽后,很多就近俄羅斯人,早上都選擇了去黑龍江趕大集順便吃個早飯。
在地方上各省及地區文旅局,紛紛各種點子頻出,甚至文旅局長出面提高當地知名度,吸引國內外旅客。
像東北冰雪世界擴大規模、甘肅的“通關文牒”、西安、開封等等。
當地老百姓也知道旅游的發展,對生活帶來了有利的改變,也紛紛相應,維護地方形象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人們生活質量也在逐步提升,對于旅游也愈發重視,國家也不留余力的支持。
世紀工程,港珠澳大橋通車、通往香港的高鐵、臺灣的隧······咳,這還沒,不過不遠了。
結語
“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國家有力量”,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強大,也會以自身的魅力,吸引更多人,莫名而來,為我國的強大添磚加瓦。
以前的“我們”,那不是黑歷史,那是我們來時的路。
信息來源:
WTTC:2024年旅游業對日本經濟的貢獻將達到44.6萬億日元
央視新聞:我國入境游熱度穩步上升
新浪財經:中國旅游日:外籍旅客來華人數顯著增長
中國經濟網:“中國游”爆火吸睛,入境游市場快速復蘇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x
|